相信很多人家裡都有一兩部舊電腦(或零件),
不過效能已經不太能夠應付越來越複雜的程式運作,
有時候連開個Office都要等很久;
於是,當我們砸大錢換新電腦以後,舊電腦就放在某個角落積灰塵,
只有每年大掃除的時候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
以我家為例,目前運作中的電腦有五台PC,兩台筆電,被淘汰的零件不計其數。
設備最佳的是我老哥的電腦,因為他要運作不少影像處理軟體。
去除筆電,設備最差的是我媽用來玩小遊戲的電腦。
雖說是用來玩小遊戲,設備其實不差,當基本的文書機綽綽有餘。
不過當年好幾萬的電腦因為時代的變遷淪落到只能玩小遊戲是可惜了點,
於是趁著家裡人都沒意見的情況下(有意見我也沒聽到XD),
我開始檢視散落在各個角落的電腦零件。
以下節錄自中文維基

意外發生13年後(2004年),他發表了以下的談話:
I didn't feel the loss anymore, which is so much a part of performing those songs. I really have to connect with the feelings that were there when I wrote them. They're kind of gone and I really don't want them to come back, particularly. My life is different now. They probably just need a rest and maybe I'll introduce them for a much more detached point of view.
如今我演唱這些歌曲時,我不再為失去他們而感到悲痛。當我創作它們的時候,我覺得他們就在那裡。現在他們已經離去而且我真的不再希望他們回來。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改變,而他們需要安靜地休息,我會用另一種方式來紀念他們。
英文維基的資料:Tears in heaven、Eric Clapton
這首歌我聽好多好多年了,從哪裡知道這首歌已經不可考,
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就覺得:「怎麼有這麼好聽的歌?」
從此,只要一想到就會聽他個幾遍,我的聽法是不播其他的歌曲,
不斷的重複,一直到感覺夠了才停止。
後來,出了社會,聽這首歌的時候感受更強烈了一點,
那是一種「長大了」的感覺,
不再像學生時期的輕鬆無憂,不再是不可一世的狂放不羈,
對生活多了一點體認,多了一點經驗,也多了一點滄桑和無奈,
所以,我聽得懂這首歌。
去年才知道,之前的體會都是狗屁,
只不過是自以為成長的錯覺,我對生命的價值和理解實在太過膚淺。
父親在去年意外過世,匆促到來不及感到衝擊,
只能隨著家人把該辦的後事辦妥,在人前沒有什麼明顯的喜怒哀樂,
連親近的人都以為我「把事情看的很開」。
當天接到噩耗的時候,我心裡一直希望「這是詐騙集團的詭計」;
到了醫院確定不是詐騙集團,打電話回去交代事情時聲音哽咽;
辦後事的過程冗長空洞,我在靈位旁什麼也不能做,
只能盯著手機的貪食蛇跑來跑去,
還被幾百年沒見面的親戚教訓:「這種時候你還玩手機?」
啊不然勒?你告訴我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呀?
如果不要玩手機,
或者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老爸從冰櫃裡面活過來我一定馬上辦。
我真心的認為:
那段時間,被好幾個親人狠~狠~的傷了好幾次。
親人過世,家裡的氣氛會特殊一段時間,
表面上大家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但是無法言語的氣氛一直圍繞著屋內的空間盤旋不去,
有些話題也會有意無意的避開,都是不想彼此難過。
後來,又聽到Tears in Heaven。
當音樂響起,Eric Clapton唱出前兩句歌詞,
眼淚瞬間充滿眼眶,
我得用力的睜大眼睛,給眼淚多一點的空間它才不會跑出來,
我得深呼吸,否則鼻子會很難過,
我不能說話,因為聲音會發抖。
這個時候我才明白,
發自真心的話語很能感動人,難怪以前我就覺得好聽,就會感動。
雖然,當時我聽不出精髓。
今天是父親做對年的日子,又想到這首歌,
雖然已經不會激動到接近爆走,不過還是很感動,很好聽。
分享給有緣的朋友。
寫這篇文章聽了將近十次.......感覺還不太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