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維基百科關於情人節的說明:
——————————來條分隔線————————————————
起源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迪烏斯二世在首都羅馬宣布廢棄所有婚姻的承諾,當時是出於戰爭的考慮,下令全國男子都要從軍。一名叫華倫泰(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沒有遵照這個旨意而繼續為相戀的男女舉行婚禮。事情被告發後,華倫泰神父被羅馬政府逮捕,最後在公元270年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架被絞死。14世紀以後,人們就開始紀念這個日子。現在,中文譯為「
不過今天過的是七夕,和St. Valentine's Day沒什麼關係,
所以我們來看看關於七夕的幾項說明:
—————————第三條分隔線———————————————————
—————————再來一條———————————————————
關於中國情人節的說明更是勁爆:
————————又是分隔線———————————————————
中國情人節
有一些人把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或七夕稱作「中國的情人節」,但另有一個在漢民族中式微,在一些少數民族依然流行的節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更符合情人節的內容。
在漢代,七夕的慶祝已經很普遍了,但傳統上慶祝七夕的內容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無關,只是乞巧、許願的節日。近年台灣年輕人又以慶祝西洋情人節的方式慶祝七夕,內容上與傳統習俗並無關係。
元宵節在習俗上比較近似情人節,在唐代古詩中,就有描寫元宵節的詩句。在宋代,朱淑真(一說為歐陽修所作)的生查子寫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上巳節本來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結交異性的節日,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理學興起,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相信我,這是最後的分隔線了————————————如果有去死團的團員看到這篇文章,
應該要慶幸自己是生活在還有點禮教的時代,
現在路上頂多看到牽手、摟抱,最多接吻的閃光情侶,
如果是在漢代以前,閃光們可是會野合的呀............
↑或者去死團員比較想看這個?
話說我今天才到NOVA去閃了好一陣子,
不過都沒有遇到去死團員,看來團員的主要活動區域還是在網路上呀。
太過商業化的節日實在不要一窩蜂的湊熱鬧,
最多就逛逛街,買個飲料雞排就可以了,省錢又實際,
何必為了廠商創造出來的假需求亂花錢呢?
躲在家裡看情人節典故也挺好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