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在電影台看到這部電影,中文翻譯成【航站情緣】的企圖非常明顯,
就是要欺騙喜愛浪漫愛情電影的人走進電影院。
我對台灣這種亂翻譯電影名稱到沒有文化且下三濫的招數非常不以為然。
這部電影的主角一開始有語言隔閡,
所以又讓我不自覺想到另外一部電影【火線交錯】Babel
也是一樣沒有文化的下三濫手段。
翻譯的電影名稱搞得很像動作片,海報上還有「傾聽....是唯一的活路」,
原文海報明明就只有【Listen】,後面那句不知道是打哪來的。
內容是敘述語言隔閡造成的誤解和衝突,取「聖經」通天塔的典故,
不知道為什麼電影公司會翻譯成這樣,除了商業考量大概也沒有其他原因了吧?
只是需要用到近似「欺騙」的手段嗎?
下方是原文海報,大家可以自己比較一下。
【Babel】其實很有深度,值得一看。
好了,抱怨完畢,我要說說今天再看【The terminal】的感想了。
因為是老片,所以網路上的影評有很多很多了,
倒是有一幕我印象特別深刻,第一次看完到現在都沒有忘記。
當主角問空姐:「你知道拿破崙在約瑟芬生日時送她什麼生日禮物嗎?」
並且將她帶到自製的噴水池前面時,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期待著夢幻般的場面出現,
但是,這個畫面並沒有出現,原因不明,總之是噴水池故障了。
而且一直到片尾都沒有灑狗血的劇情讓這個噴水池正常運作。
看到了這一幕,我的內心只有一句話浮現:
雖然我不討厭灑狗血的電影,但是狗血充斥的媒體畫面已經完全脫離了現實,
許多的故事雖然催人熱淚卻不見得能撼動人心,
更難感受到長久徘徊在內心深處的感動。
每次看到主角毫沒來由的使用主角威能化險為夷就覺得「主角才能這樣」,
現實生活中哪有這回事。
但是這一幕卻蘊藏了人生的經驗和智慧,頗有餘音繞樑三日不覺之感呀。
因為這樣的一幕感動會不會很奇怪呀XD
再來就是對於制度的無奈,主角就是很倒楣,自己的國家發生政變,
偏偏當時是在飛機上面,這種時候國家沒了,護照失效,
進不了美國也回不了家,偏偏又有一大堆的制度限制,沒有通融,
就算發現制度有缺失,但是要等到特例放行或立法修正,
不用說,當然是曠日廢時,人就這樣被綁死了。
這個似乎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編?
以下是在批踢踢電影版2004年11月的資料:
電影虛構 VS 真實人生
威特賴瓦斯基 姓名 艾佛瑞默罕
40以上 年齡 59
虛構的東歐小國 國籍 伊朗
紐約機場 機場 巴黎戴高樂機場
六十七登機門 地點 一號航站大廈
祖國政變護照無效 原因 不認同祖國理念,寧當政治難民
超正空姐 艷遇 想太多
認識機場員工 休閒 看書
不到一年 滯留時間 十六年(持續中)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制度漏洞,
然後市井小民就會被公務人員搞得團團轉,最後抓狂。
我覺得這部電影講的許多層面都是現實生活的縮影。
還沒看過的有機會可以看看。
我不是去電影院看的,在家裡看時看到一半確實覺得怎麼沒有「情緣」呢?他跟凱薩琳的對手戲好少。
有時也會覺得外國人學語言是不是比較高明啊?為什麼我學的那麼辛苦,其實台灣人都學的很辛苦,從小就學英文的人甚至還無法跟外國人聊天,漢克斯從不會英文到聒聒叫,我兒子說他好聰明,這是不是美國意圖膨脹種族優勢的一種侵略,一種下三爛的手法。